中醫藥:不斷創新才能永續傳承
編輯時間:2018-10-23 來源:www.changnang.cn
中醫藥:不斷創新才能永續傳承
世界衛生組織將醫學劃分為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替代醫學),早在1969年就提出“不同種類的傳統醫學在許多國家有著廣泛的應用”,1978年《阿拉木圖宣言》肯定了傳統醫學在人類健康體系中的作用,2002年、2013年相繼公布的《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戰略2002-2005》和《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戰略2014-2023》明確提出促進傳統醫學納入各國醫療保健體系的發展方向,要求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為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學迎來了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
世界各民族的醫學、藥學,像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一樣,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中醫藥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造福我國人民,而且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
中醫作為一種醫學哲學思想,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醫”兩字則早見于《漢書·藝文志·經方》,“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于外,是所獨失也。”“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里中字念去聲,中)。“中醫”這個名詞真的出現是在鴉片戰爭前后。東印度公司的醫生為區別兩國不同的治療方法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名稱是為和其他國家不同醫療方法(俗稱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于西醫而先后出現的。
在傳統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之下使用的藥物就是中藥,利用現代技術研發的傳統中藥也應在中藥范疇內。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來,網上相關熱點話題紛起。其中,討論得多的還是“青蒿素到底是不是中藥”。筆者認為,青蒿素毫無疑問是中醫藥進入現代細胞、分子時代的藥物,肯定是中藥,也是時代進步后中醫藥發展的然結果。采用提取分離技術從植物中得到藥物,是人類社會進入分子時代的然結果。認為分子時代之后發現的藥物都是西藥,與中藥無關,無疑是阻止中醫藥進入分子時代,扼殺其生存發展空間。
亞里斯多德說,科學是“關于永恒和然的認識……知識也就是科學”。人類的已知科學相比大自然、宇宙空間只是滄海一粟。中醫藥經過數千年中華民族人體體驗、智慧篩選、圖文積累,本來就是知識,從根本上屬于科學的范疇,甚至超過西方古代、近代的醫藥學理論體系。現代化學、物理學、光學等學科的新成果完全可以應用在中醫藥中。核磁共振、顯微鏡、心電圖等現代技術是現代各學科綜合發展的結果,是人類共有的智慧,并不天然屬于西醫。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作斗爭中形成并不斷發展起來的,包括傳統醫藥和現代醫藥。傳統醫藥包含中醫中藥、藏醫藏藥、蒙醫蒙藥、苗醫苗藥等,現代醫藥包含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的中醫藥學。這才是中國人的醫藥,是真的的中醫藥。
中西文化交流本是一件好事,近代中國也從中吸收了很多有益的東西。但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果外來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生存造成威脅的話,就算不得是一件幸事。中國近代發展有時會呈現全盤西化的端性和盲從性,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不到應有的保護,甚至淪為被抨擊的對象,中醫藥首當其沖,至今仍深受其害。
如果否定我們的傳統醫藥,說中醫藥不科學,應該廢止,就是要滅掉我們的文化;如果將我們的現代醫藥說成是西醫西藥,就是要讓我們中醫藥創新發展找不到方向,成為迷途的羔羊。不讓我們用現代語言文字描述中醫中藥,現代的醫生和病人都看不懂中醫中藥的說明書,就是在結扎中醫藥;不讓中醫藥進入細胞、分子時代,中醫中藥一進入細胞、分子時代就變成西醫西藥,就是在阻礙中醫藥的發展!
中醫藥本來就是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而發展的。把中醫中藥排斥在現代科技之外是錯誤的,大力發展中醫藥是實現中國夢振興中華民族的經之路!(中國中醫藥報)
-
下一條: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大起底
相關新聞
- 治未病科和傳統醫學科室的區別在哪里 2025-01-06
- 中醫舌面象儀適用范圍介紹 2024-12-02
- 舌面象儀技術參數詳解 2024-11-04
- 舌面象儀怎么樣 2024-10-12
- 舌面象儀有哪些優勢 2024-09-29
- 五臟相音診斷系統可以檢測哪些疾病 2024-09-19